歷時3年多建設,河南省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主體工程日前完工。
10月中旬,位于洛陽市孟津區張胡溝村的灌區工程渠首啟動試通水,黃河水流向黃河南岸的邙嶺地區,有效解決洛陽部分地區“守著黃河沒水吃”的問題。
“我們村就在黃河岸邊,可是守著黃河卻用不上黃河水。這次黃河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通水后,可以讓我們村百分之七八十的耕地都變成水澆地,我們都很高興,多虧了黨的好政策。”孟津區白鶴鎮同樂村村民王福明高興地說。
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“四水同治”確定的重大水利工程。灌區工程北靠黃河、南臨洛河,涉及洛陽市孟津區、偃師市以及鞏義市等7個縣市區的21個鄉鎮,設計灌溉面積53.68萬畝,從小浪底水庫年引水1.44億立方米,在黃河南岸形成一條清水走廊。
項目的建設通水,將充分發揮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綜合效益,有效改善沿線城鄉生產、生活的供水條件,優化區域水生態、水環境和水資源配置,每年可新增糧食產量2.46億斤。
“邙嶺地區屬于豫西干旱缺水地區,灌區內地表水可利用量有限,工農業及生活用水主要靠開采地下水,地下水水位下降,局部形成漏斗區。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的實施,將為城鄉供水、生態補水注入源頭活水。”河南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說。